古琴,中國最古老的弦樂器,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,早在西周時代就有記載,古時又稱瑤琴、玉琴,也稱“絲桐”、“綠綺”,因七弦較為常見,所以又稱“七弦琴”。一架中國古琴,不僅是一件古老的樂器,更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,它不但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,而且凝聚著民族的智慧和藝術結晶。

  古琴造型優美,工藝精湛。常見伏羲、神農、仲尼、落霞等十幾種形式。制作均選自上等木料,如杉、桐、梓等,工藝十分復雜精細。一架精品古琴,需要幾十道工序及工藝師幾十天的制作時間。古琴本為五根弦,按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代表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位元素,后來周文王加一弦,周武王又加一弦,就成了七弦,法貪狼、巨門、祿存、文曲、廉貞、武曲和破軍(道教)北斗七星。古琴三尺六寸五分,象征一年365天。寬六寸,象征六合。三種不同音色,泛音稱天聲,散音稱地聲,按音稱人聲,三音各具特色,三聲相互輝映,音聲相得益彰。古琴象征著地位和才學。古代文人必備四藝———琴、棋、書、畫,琴藝首當。許多歷史名人均擅鼓琴。像神農、伏羲、孔子、蔡邕、白居易、趙佶、歐陽修、蘇東坡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等,宋徵宗趙佶、清帝乾隆均喜歡收藏名貴古琴。

  近年來,古琴收藏成了藝術品市場的熱點。宋、明古琴,在國外市場十分不俗。2003年7月北京嘉德藝術品拍賣會上首次出現的唐代古琴“九霄雲佩”,拍出346.5萬元的價格,創世界古琴拍賣紀錄。2003年11月,嘉德秋拍另一件唐代古琴,又以891萬元的價格再創紀錄。2004年榮寶春拍,一架元代古琴以385萬元成交,而起拍價僅為80萬元。中國古琴,不僅在收藏品市場上日益火爆,它的人文價值也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重視。2003年11月7日,中國古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宣布為“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”。目前,中國古琴不僅是國內外拍場難得的領銜拍品,更是當今眾多收藏大家爭相尋求的藝術珍藏品。

  然而,由于古琴的質地和特殊構造,保存完美相當困難。一架木質結構的古琴保存幾百年至現在實屬不易,不說西周,即使秦漢古琴也難尋蹤迹了.

 

  我家世傳一架古琴。該琴長119厘米,左頭寬19厘米,右頭寬23厘米,前后邊高均為7.5厘米,中間拱高9厘米。由于年代久遠,漆片全部脫落,露出胎骨木基,紋絲清晰可見。琴面由一整塊硬質木板精雕而成,琴底又是整塊梓或桐質木板相扣,中間鑲嵌材質同琴面。久經擦拭養護,通體褐紅锃亮,古香古色,悠撫滑潤,使人愛不釋手。兩頭岳山及中間七根弦柱均為竹制。左頭兩個弦軸為木制。琴面兩邊沿分別有十個直接刻在面板上的不等距離琴徽,琴弦后配,能彈奏。琴中居右雕一環形,環中為五孔鳳池,鳳池左邊雕刻的是一座古代梯形雙拱石橋,砌石和橋欄粗獷齊整,橋上兩名軍士左手執盾牌、右手持兵器戰斗激烈,后方各有一名騎兵正登橋緊急增援。戰馬騎士威風凜凜。鳳池右邊兩名軍士正揮刀舞劍,奮力拼殺。琴的前后均為飾紋相隔的五條正騰躍的嘶龍。橋下水浪滾滾,奔騰不息,橋上戰馬咴咴,兵戈相見,曠野蕭蕭,殺聲震天,天上蛟龍騰雲駕霧,呼風喚雨。整個場景可謂驚天動地,構思渾宏巧妙、工藝精雕細刻,靜者形象逼真,動者栩栩如生,動靜結合,情景交融,氣勢磅礴。觀此情此景,手撫動琴弦,情感油然而發。

  由于本人對古琴未作深入研究,特撰此小文,請專家鑒賞評價,與讀者同賞共享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原载《收藏快报》2005年5月25日

千古琴弦赋乾坤

2015年6月2日 15:37
浏览量:0
收藏